办公室的生动表情

  • 关注度:1383

“办公”与“居家”,不再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企业越来越懂得,留住尖端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办公室变成一个值得人们为之离家出走的地方;设计师们也研究着怎么把办公室“沉闷”、“约束”的特征剔除,在家与办公室之间获取平衡

25年前,香港设计师林伟而在美国考建筑师资格证时,在考场遇到一个怪人。

面对长达9小时的设计命题,每个考生都低头紧张构思。只有林伟而身旁那位,先是搬走考场里的小折叠椅,换上自己柔软的靠背椅,然后设置好屏风,桌上摆好家人照片,才开始答题。

这位设计师当时只留给林伟而“行事夸张”的印象,但多年后,这一幕却让他豁然开朗,甚至影响了他日后的设计思路——如果我们主动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那“考场”、“办公室”这些沉闷帽子都可以扔到一边,任何地方,都可以改造为让人们尽情发挥潜能的“家”。

“办公”与“居家”,不再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企业越来越懂得,留住尖端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办公室变成一个值得人们为之离家出走的地方;设计师们也研究着怎么把办公室“沉闷”、“约束”的特征剔除,在家与办公室之间获取平衡。

清晨,当你背着笔记本钻进电梯,可以开始评估当天的心情。如果雀跃,就挑间红色软沙发的时尚办公室;如果困顿,找个大桌子大显示屏的办公室,拉开窗帘来杯咖啡提神;如果宁静,去那间日本榻榻米式的房间吧;假如昨晚没睡好,种满植物的阳光玻璃空间将缓解任何头疼、疲倦症状……拥有15年室内设计经验的新加坡设计师陈国明,多年前在参观了一家荷兰食品公司后,禁不住赞叹这家公司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创意。“任何员工,都可以在来到办公室的当天选择自己想去的空间,插上电脑开始工作。”陈国明说。

人性化、艺术化、个性化的办公空间正逐渐成为企业宣扬自身文化的最佳秀场。看看人们提到Google总部时的表情吧,那座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区的著名建筑,总是让人们目瞪口呆:工作,原来还可以这样!而身为Google的员工,也因为那些频繁曝光的办公室照片而生出自豪和骄傲。这个成功的活广告让人们相信,“以人为本”的生活办公概念,正随着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而到来。

办公室的风格流变

陈国明在上海的公司位于泰安路的一条新式里弄里。旧房落在设计师手里,便划分为几个合理配置的空间——高大的盆栽植物和白沙发装点着阳台会客厅,阳光穿过落地玻璃踏进会议室,轻声细语的设计师们则在另一间错落有致的房间里忙碌。

在西班牙拿到建筑学硕士学位的陈国明,多年来走遍世界,洞悉国际办公设计的潮流变化。“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办公环境是每个人一桌一灯,一大排日光灯,像工厂一样。”陈国明用手在桌上比画着那种密密麻麻的状态,“到了六七十年代,个人主义开始在欧洲国家兴起,瑞典最先有人强调个人空间的办公环境,设计出了每个人‘U’型的办公空间。”

闪烁不定的日光灯,厚重沉闷的办公桌,吱嘎作响的吊扇,曾是我们印象中的办公室场景,十多年后,机关单位的办公台加大班椅,又成为一种呆板的符号化特色。从90年代起,高科技和广告传媒行业的兴起带动了一股突破浪潮,上海鸿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师蔡红波最早接触的就是这类企业,“他们要求景观和光线,开放与私密性空间共存。”此时,茶水间、休息室等娱乐休闲的概念逐步融入办公文化中。

蔡红波认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文化理念,都体现在办公环境中。“欧洲人喜欢开放式、横向沟通的办公方式,他们通常要求色彩感,用玻璃墙来增加透明度;日本企业注重垂直交流,部门之间由小组长汇报总结,员工空间通常很小,而经理们都保留独立空间;港台企业注重风水,一切设计都必须依照风水规律。”

随着城市空间的逐渐缩小,高档写字楼的建筑空间越来越逼仄,人们从格子间的拥挤中调转视线,开始把目光投向郊区。

陈国明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人就开始把办公室从写字楼搬到郊区。那些破败不堪的巨大工厂和教堂,在设计师头脑中就像一个个诱发灵感的试验田,可以肆意发挥想象力。

“像北京798创意园区、上海莫干山路这样的规模,都类似于当时美国的设计。”陈国明说,目前他接手的很多设计,也多在松江等偏远地区,动辄上千平方米,“郊区的好处是场地便宜,保证足够开阔的个人空间,设计一气呵成,更加自由通透。”

陈国明近期即将竣工的一个设计,原是上海松江的一个老鞋厂,现在即将成为一家外资家具设计公司的新址。他拆除老建筑内的隔离墙,打通为一个38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靠窗处新造了无数个“盒子”——有小床、洗手间功能的休息室、有淋浴器的铁皮屋、有栽种植物的玻璃咖啡室、也有软木材质做的财务室。另一边窗,则是潺潺的河流和树林。

陈国明的设计精确到每一个部门,“财务、设计、秘书人员的桌椅高矮、材质都各有讲究,我们希望员工之间能零距离沟通,通过科学设置创造出高效率。”他相信,科学合理的大空间,将为每个员工营造出悠闲舒适的“家”。

办公室里郁郁葱葱

去年,英国《时报》一位专栏作家的文章,引起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十个欧盟国家的办公室“革命”。

文章很简单,这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叙述了一盆仙人掌带给他的“神奇”变化。他把仙人掌像宠物一样带在身边,无论是办公室、图书馆,还是家里书桌,日日形影不离。一周后,他发现自己的撰稿量增加了13.6%;数周后,曾困扰他多年的小毛病也消失了。由此,一场风行欧洲的“带一盆植物进办公室运动”声势浩大地展开。挪威一家医院用研究数据表明,你的办公室如果种了健康植物,病假员工的缺勤率将减少一半;另一个来自美国的研究结果是,植物不但能吸收热量、噪音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将间接调节员工情绪,减少疲劳感,减少争执。专家们甚至拿出美国公司年产值增长1290亿美元的数据来证明植物带给办公室的奇妙改变。

“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快,很多人推崇亲近自然,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植物直接引入生活和工作空间,直接接触自然呢?”陈国明有一个大胆设计,在7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只放一张桌子,十几把椅子,而四周,就是郁郁葱葱的植物。“想象一下,那就像在原始丛林里开会!”他的另一个构思是,建造一个梯形玻璃房,上面种满藤蔓植物,植物在屋顶光合作用的同时,屋内的人们抬头即是满眼清凉。

在德国,办公室里最显著的就是遍及视线的绿,一个人的办公室摆放七八盆植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日本的设计师们更是古灵精怪地把植物种到电脑上、墙上、楼梯上,就连会议室的灯架上,也会垂下长短不一的绿萝和吊兰,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植物们便活泼地绽放出生机盎然的表情。

陈国明曾在一位设计师朋友的工作室里看到,各种植物被栽进墙上的方格子里,射灯一亮,就像一幅绿色的立体画,“植物带给办公室的变化是随时变化的,每天你都能看到它们在生长。”陈国明说,注重和豪华感的时代早已过时,现在的办公环境以自然和人为主旨。

今天,人们的工作空间不再局限于办公室。家、咖啡馆、酒店,甚至飞机公务舱都打破着“办公室”的框,成为办公的替代空间。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惬意而自豪地说:我不在办公室,就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来源:第一财经日报)